夢田
作詞:三毛
作曲:翁孝良
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
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
一顆啊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
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
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
一顆啊一顆種子 是我心裡的一畝田
用它來種什麼 用它來種什麼
種桃種李種春風
用它來種什麼 用它來種什麼
種桃種李種春風 開盡梨花春又來
那是我心裡一畝一畝田
那是我心裡一個不醒的夢
橄欖樹
作詞:三毛
作曲:李泰祥
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
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
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
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流浪
還有 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橄欖樹
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
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遠方
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
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
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
三毛的歌詞意境真的很美,而且很貼近她本人,好作品,百聽不厭,而有回到從前的感覺。最近才開始拜讀三毛的作品,以前不懂為什麼三毛這麼有名,因為我從沒看過她的書,沒想多年後的今天,看了她的文字,仍深深影響著我,她在當年算是奇女子,也是台灣早期的背包客,閱讀她的旅程,讀者好似和她一起去了許多地方,住在沒有水的沙哈拉沙漠,住在中南美洲有跳蚤的旅舍外加廁所髒亂,這樣的地方她都能住,不以為苦,遇到下雨天鞋子還得踩在爛泥巴裡,但最令我驚訝的是~當年竟然就有睫毛眼膠這玩意。這麼年代久遠的書,沒想到我還讀得津津有味,欲罷不能,要去搜尋更多本來看。我相信時代造英雄,那個時候沒有多少人能夠出國,不像現在有廉價航空,以前也沒有網路,所有資訊只能透過報章雜誌和書來傳遞,我想她當年的書一定賣得非常好,讀者都迫不及待想看她的遊記,平心而論,她去的國家,到現在這個時代,也不是許多台灣人會選擇旅遊的地方,中南美洲、沙哈拉沙漠、加納利群島,再說誰會跑到沙漠去住啊!水還要花錢買。因為她本來就和一般人與眾不同,當然去世的方式也是留給眾人印象深刻,1991年1月4日三毛在榮總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。第一個我想到最傷心的就是她的家人,她的家人真的好愛她,對她有許多地包容,是一個充滿愛的家庭。其實在她的書裡,她老早就把生死看得很開了,常常說叫大家不要傷心,要有心裡準備似的「人生的長短和價值都是一樣,一旦進入死亡,也就是永遠的活下去,沒有什麼好悲痛的」。圖書館只借的到比較近期的,其它舊作很多都沒有,所以我借了眭澔平給三毛最後的禮物-你是我不及的夢,其實這句話,是大陸讀者寫信給三毛時說的:「在我們國內沒有妳這樣的人。」眭澔平我覺得三毛影響他很大,他從炫爛回歸內心的富足,下了主播台,反而內心充實自在,他隨著三毛的腳步,去了三毛走過的地方,現在走過的國家更多,也保有一顆赤子之心。也許三毛發現了他倆的共通點,當年誰知道眭澔平會成為今日的冒險王呢?也許是三毛激發出眭先生的另一面,因為功課好,就一直走著平坦的道路,但內心是想去冒險的,所以才能和三毛成為好朋友。眭澔平買下三毛的故居,開放讓讀者參觀,雖然最後很可惜沒有保存下來,因為許多原因,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無法申請成為三毛紀念館。其實國外有很多名人故居都被保留下來,開放參觀,用門票收入來維護,但還是需要政府的支持,自己一個人承擔的金錢壓力實在太大了。我覺得他和三毛之間互相欣賞,超越男女之情了,這種心靈交匯的那種狂喜,文人之間地那種相互激盪,反而能創作出更多美好的作品,像是羅大右寫的追夢人,也是為了紀念三毛,而且看三毛的書就知道她的愛是不分性別跨越種族的。拜科技所賜,現在還可以上網找到三毛的聲音和影像,改天要再好好看一次滾滾紅塵,因為三毛好可愛,她說裡面每個角色都有死穴,而且都不是為了錢,都是為了情,我想看她最喜歡的角色,就是秦漢演的。此外,三毛不為金錢工作,所以才能做出好作品。
追夢人
作詞:羅大佑
作曲:羅大佑
編曲:羅大佑
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 讓它牽引你的夢
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妳的笑容
紅紅心中藍藍的天 是個生命的開始
春雨不眠 隔夜的你曾空獨眠的日子
讓青春嬌豔的花朵 綻開了深藏的紅顏
飛去飛來的滿天的飛絮 是幻想你的笑臉
秋來春去紅塵中 誰在宿命裡安排
冰雪不語寒夜的你那難隱藏的光彩
看我看一眼吧 莫讓紅顏守空枕
青春無悔不死 永遠的愛人
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裡寫下永久的回憶
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
前塵後世輪迴中 誰在聲音裡徘徊
癡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
春雨不眠 隔夜的你曾空獨眠的日子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